怎么判断自己有幽门螺杆菌,一起来看看吧
幽门螺杆菌,一种让很多人“谈虎色变”的细菌,全世界有近一半的人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。
也许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通过粪口、口、口传播到人体内的“定时炸弹”。而且很不幸的是感染者再次成为感染源,引起了更广泛、更广泛的传染。
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的人,并不会像被病毒感染痊愈后就会产生抗体,还是会有25%-50%的复发几率,这也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很难控制的原因之一。
这么高感染率的幽门螺杆菌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为什么要警惕幽门螺杆菌,感染率却一直下降不下来呢?
消化道急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胃腺癌、胃淋巴瘤等疾病都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。
此外,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胆道系统疾病、慢性胰腺炎、酒糟鼻、慢性荨麻疹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关。
此外,患上幽门螺旋杆菌后会引起胃粘膜病变,影响维生素B12、叶酸和铁吸收,导致病人出现缺铁性贫血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、混合性贫血等,这些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功能,从而导致身体虚弱。
但是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?时时胃痛、胃炎发作会是感染吗?
假如自己经常出现胃痛和胃炎的症状,就需要留意周围有没有长时间在身边出现这种症状。假如生活方式不够注意,长期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很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。
当然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不一样,有可能免疫力低下的人会有症状,其他免疫正常的人很少出现症状,此时要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比较困难,这就需要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。
侵入性检查与非侵入性检查是幽门螺杆菌检查的两种方式。
侵入性检查通常是通过胃镜检查,取一部分胃粘膜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,直接涂片,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药敏试验,均可检测幽门螺杆菌。但胃镜检查适用于初次检查,是一种创伤性检查,不适合重复检查。
无创检测是通过检测粪便中抗原性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。但是这个检查也有其缺点,血清中的抗体检测呈阳性只能显示幽门螺杆菌的存在,但并不意味着身体内存在幽门螺杆菌。
目前较为流行的检测方法是同位素检测,即碳13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,这种试验具有快速、可靠、安全、无痛苦等优点,非常方便。检验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,说明它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。
因此,本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适用于体检,也是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。
笔者说:
幽门螺杆菌通过口-口、口-粪传播是预防幽门螺杆菌的重要途径,饮食中要注意使用公筷,不要在卫生不合格的餐饮店用餐;其次要注意用公筷,不要在卫生不合格的餐饮店内用消毒洗手液清洗双手;大小便后最好用消毒洗手液清洗双手;定期做全身体检,检查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。对于幽门螺杆菌,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,要懂得预防,毕竟知己知彼才能防患于未然。